簡介
要求學生衡量資料適用程度。每一項資料均存有局限,尤其是細節愈少,局限便愈多。
用處
針對題目所問重點,從資料中找出相關線索。
技巧
史實用處:資料提及題目包含的重要範疇(例:因素、國家)
性質用處:資料是宣傳刊物(例:電報、政治漫畫),存在某種立場觀點而了解某國家或人物看法
時間用處:資料提及題目包含某段時間的重要線索
注意
若資料多於一項,但學生未有清楚交代論點來自哪項資料,則未能取得所有資料所屬分數。
局限
要求學生就題目所問重點,從個人所知找出資料沒有提及之處,令答案更為全面。因此,局限不單指出資料不足,還用於補足或完善資料。
技巧
史實局限:資料沒有提及的重要範疇
性質局限:資料是宣傳刊物(例:電報、政治漫畫),立場觀點上自然有所偏頗。(例:出版於文化大革命的官方海報,我們能推斷其有宣傳「無產階級文化革命」作用,因此加強「批鬥」、「造反」等訊息,並隱去「權鬥」、「奪權」等不利己內容)
時間局限:資料只反映題目問及的某一小段時間
注意
若學生以為資料沒有提及的事項就等同於局限,而未有扣緊題目討論,會被視為「不相關討論」。篇幅雖多,但未能取得有分數。
若學生只簡單指出資料未有提及範疇或因素,而未能運用史實具體說明,也屬於「討論流於表面」,因而失分。
個人所知未必等同於資料局限。若學生未能清楚指出哪些論點屬於「資料局限」,只就個人所知進行討論,則只當資料延伸討論,亦會失去甚多分數。
充分
要求學生考慮資料用處及局限。由於資料必然有其局限,所以大多數答案理應為「不充分」。
技巧
指出題目立場
指出資料反映論點
指出資料局限論點
Comments